紫金财经-聚焦最头条的科技行业新媒体

在大城市,怎样避免被卷?

在分配格局「定型」与生产时间廉价化之下,能处在塔尖的人少之又少,大部分人注定会成为分母,他们的内卷感会因此愈发强烈。







  01 



  在当下,是否知道「内卷」这个词,已成了衡量某个人是不是村网通网民的标志之一。



  万物皆可卷,无物不内卷。



  孩子竞相参与早教培训班是内卷,清北硕博争抢街道办岗位是内卷,职场人比着加班是内卷……360种内卷,总有几款能卷住你。



  作为「卷学十级学者」,我曾在搜狐约稿《打工人的内卷与白领意识的消失》里写道:



  「内卷」外源于努力的成本收益倒挂,内显为遇挫后的不忿。作为「卷上来」的一代,这届网民特别是年轻人希望得到的,不只是达到「底层打工者」的温饱标准,更是阶层迁跃与生活品质升级。可他们会发现,竞争太过激烈,固化来得太容易。



  套用《资本论》里「资本主义的固有危机是生产过剩」的说法,奋斗者的固有危机是生产时间过长与廉价化——因为传统的「努力奋斗→获得回报→再次投入精力奋斗」的逻辑链条,在反馈阶段上被隔断。



  在分配格局「定型」与生产时间廉价化之下,能处在塔尖的人少之又少,大部分人注定会成为分母,他们的内卷感会因此愈发强烈。



  02  



  在大城市,上千万人并没有假装在生活,但却真的在卷。



  包括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。



  他们生活状态栏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谢邀,人在大厂,刚在卷中。



  大厂怎么个卷法?



  进大厂前,985毕业的你揣着辉煌简历,走进大厂的面试屋子,却发现:排你前面的是伦敦国王学院的硕士,后面的是加州伯克利博士,还有在华尔街投行2年的工作经验。



  好不容易进了大厂,你发现,员工加起班来真没把自己当人,领导逼起员工加班来也没把自己当人。你的时间被切得稀碎,却又不知道今天干的活意义何在。



  于是你只好每天都「复盘下、拉通下、感知下、拉齐下……」



  想不卷,真的难。



  问题来了——



  在大城市,怎样避免被卷?



  03 



  躺平?



  说这两个字的,大概是对大城市的生活基准线有误解。



  借用咪蒙老师的句式:大城市不允许躺平,要躺回家躺。



  除非你是拆迁户。



  「要么‘拼’死,要么‘饿’死」,早就是摆在很多大城市社畜面前的「二选一」。



  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,都只有拼。



  他们的「拼」,其实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「资源接入」机会。



  或者说是接入社会财富的机会。



  04  



  按学者赵燕菁的说法,社会贫富差距最主要的决定因素,就是私人接入社会财富的能力,而非私人财富差距本身。



  社会财富的核心是社会资本,就是可共享的集体便利(collective utility)的价值。



  集体便利是相对于私人便利而言的。汽车是私人便利,道路就是集体便利;手机是私人便利,网络就是集体便利;电器是私人便利,电网就是集体便利。



  说起来,可以算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代称。



  在赵燕菁看来,接入社会财富的便利程度差异,是决定财富差异更主要的变量。「你是靠徒步、马车还是汽车出行,公共财富——道路——对你的价值完全不同。如果你只能步行,道路越好,你和有车的人贫富差距甚至会更大。」



  在北上广,我们可以把社会财富看成是城市电力系统,而住房、汽车就是接入该系统的「插座」。



  大多数在大城市的打工人,只要有了房子和车子,就半只脚踏入「人生赢家」之列了。



  毕竟,这是资源接入能力强的直观证明。



  如果说,内卷天然呈螺旋结构,那资源接入能力越强,就能越快攀爬至「内卷螺旋」上沿。



  但成了「人上人」,依旧在螺旋内。



  还是避免不了被卷。只不过对「被卷」的抵御力更强了,抑或是说,在内卷式竞争中先人一步。



  05 



  那到底该怎么避免被卷?



  第一步或许是,意识到螺旋的存在,意识到自己不能完全陷进去。



  然后努力找到自己的「飞轮」,努力挣脱螺旋场的引力,逐渐摆脱内卷节奏。



  知乎上有人这样阐述「内卷」:



  内卷是一场游戏,每个人手里一个按钮。



  每次你按一下这个按钮,你就会+1s,其他人会累积失去1.1s。



  总体上看,大家的生命总量会因为按按钮而减少,但从个体上看,你只要按得够快,生命会增加。



  大家的手速越练越快,手速慢的正在加速死去。就算大家都知道,这么按下去大家都玩完,但是……你不按,死的就是你。



  这是个囚徒困境,也是个「死亡游戏」。



  如果我们真在玩这样的游戏,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:这是「互耗式恶性竞争」。



  接着,抑制做赢家的欲望,尝试跳出游戏。



  如果不能跳出游戏,就努力跟大家说:来,让我们找到那个纳什均衡点。



  (参照李易峰在《动物世界》里的做法。)



  或者说:我们别互相残杀了,换个规则吧。



  玩一场挑战游戏规则的游戏。



  06 



  但现实远比沙盘推演式游戏要残酷。



  很多人并不愿意搞正和博弈,抑或是跳出游戏。



  这时候该怎么办?



  比被动选择搏杀更关键的,是让自己解锁能自我控制的选项。



  进一步言之,就是找到自己的「飞轮」。



  「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,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」。



  只往外张望,看到「别人家的××」,一头栽进同个赛道上的白热化竞争中,或许是把自己越卷越深。



  向内审视,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,以此构筑自己的壁垒,形成自身的相对不可替代性,进而与他人错位竞争,反而能降低自己的「被卷系数」。



  商业思想家喻颖正写道:「有人说,上帝是个程序员,他通过调节参数,调整每个人的命运。果真如此,造物主一定不会亲力亲为地控制每个人的参数,而只会设计一套算法,然后把旋钮交给每个人。」



  找到自己的「算法」,别总把旋钮跟多数人选择「对表」,尤为关键。



  这着眼的是竞争维度。



  而在结果评估层面,调整「ROI(投入产出比)」的指标,也很重要。



  别只看重付出后的有形产出。那些无形的东西,如身体健康度、生活惬意度、陪伴家人时间等,也该更多地纳入评估体系。



  许多人投入「内卷竞争」,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。可在他们参与这场竞争时,就已经放弃生活了。



  我们要重拾生活。



  有质量的生活,不只应是我们要追求的结果,也该是我们追求的过程。



  说得有些形而上了,但落到现实界面,未尝不是「不内卷指南」。



  07 



  说到底,避免内卷,不能「嘴上说不要,身体很诚实」,而要「嘴上说不要,身体很抗拒」。



  不必去拥抱它。